(1)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2)惶恐不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3)惶惶不可终日: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4)惶惶不安: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5)惊惶失色: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6)惊惶无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幺办才好。
(7)惊惶万状: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8)惊惶失措: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9)人心惶惶: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10)张惶失措:见“张皇失措”。
(11)战战惶惶:戒慎畏惧貌。
(12)诚恐诚惶:诚:确实;惶:害怕。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13)诚惶诚惧:诚:确实;惶:害怕;惧:畏惧。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14)惶悚不安: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15)栖栖惶惶:栖栖:忙碌的样子;惶惶:心不安定的样子。形容忙碌不安
(16)慞惶失次:慞惶:彷徨疑惧的样子;次:次第,常态。形容惊恐失态
zhuì zhuì bu an
zhuì zhuì
惴,普通话读音为zhuì,“惴”的基本含义为又忧愁,又恐惧,如惴恐、惴栗。
“不”,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不”是“胚”的本字。甲骨文“不”字的横画表示地面;下面的须状线表示种子萌发时首先向地下生长的胚根。后来假借为“丕”,后来陆续在商朝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秦朝小篆中发现,“不”字简体版的楷书
惶惑无措是指因为不确定的事情或紧急情况而感到非常迷茫和无助的状态。
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觉得非常困惑或手足无措的人。
例如,当面临人生重大决定或突发事件时,很多人会感到惶惑无措。
当你感到惶惑无措时,可以通过放慢自己的呼吸来冷静下来,并逐步分析问题的因素。
这通常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可以使你更清晰地思考并采取更好的行动。